视觉训练有用吗?

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52.6%)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结果(53.6%)相比,下降1.7个百分点,我国近视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但其实影响0-6岁儿童视力的并不仅仅只是近视,双眼视觉功能也很重要。孩子看书时无法集中视线,感觉书上的字在飞舞?看 3D 电影时没有立体感,画面都“平平无奇”?这些都可能是眼睛的视觉功能出现了问题!

 

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症状有哪些?

1.视疲劳,是双眼视异常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眼疼、眼干、眼酸胀、流泪、头疼恶心等。

2.阅读障碍,看近不能持久,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3.运动视觉能力差,在运动过程中视觉行为把握不好等。

4.对儿童青少年可能会引起调节滞后导致近视增长过快等。

5.立体视觉缺失,会影响正常开车(无法判断复杂的交通状况)和执行精细操作困难等。

视觉功能出了问题怎么办?

发现视功能异常,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屈光矫正,配戴合适的眼镜,必要时佩戴加上棱镜或近附加的特殊眼镜。如戴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则需要进行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是指利用光学或心理物理学等方法,训练双眼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两眼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改善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阅读障碍等视觉功能障碍。对青少年的假性近视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是针对孩子双眼视功能障碍的常用方法。

爱尔眼科以科学的双眼视功能检查为根据,以提高视觉功能为目的,引进了新一代视觉训练模式——3D多媒体视觉健康训练系统+4D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同时,通过采用六对一“院内+线上”服务模式,全程陪伴指导训练。同步国际视觉训练技术,手、眼、脑联合训练;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一站式解决方案”;专业视觉训练师团队1000+;同时,爱尔眼科还是美国视觉训练学会(COVD)会员单位,视训设备获国家二级医疗器械资质。

爱尔眼科提醒,孩子从3岁开始,双眼视觉功能逐渐完善,且能配合学看视力表。此时,家长可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做眼健康检查,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更及时的了解孩子的眼部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保护孩子的眼睛。

【第二届ICC】专家齐聚,共话角膜感染与免疫性角膜病新趋势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有什么临床特点?如何诊治?

念珠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又是什么?

Stevens-Johnson综合症如何诊断及治疗?

羊膜在感染性角膜病治疗中可以如何应用?

阿米巴角膜炎的早期诊断要注意什么?

……

近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二届角膜及眼表疾病国际论坛(2024·ICC)在长沙盛大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就干眼、翼状胬肉、圆锥角膜、角膜移植、眼库、疑难角结膜病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60余份精彩的学术报告,共享前沿研究成果,推动了眼科领域的学术进步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角膜感染与免疫性角膜病论坛上,来自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副组长张美芬、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屈光与角膜病学组委员赵少贞、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感染学组组长洪晶、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吴洁、爱尔医疗集团角膜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及角膜病学组名誉组长孙旭光、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眼表角膜科副主任刘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傅瑶、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感染学组秘书张阳,就病毒性前葡萄膜炎、念珠菌性角膜炎、阿米巴角膜炎等多种角膜感染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为进一步推动角膜感染与免疫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贡献智慧。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已逐渐被认识,但在临床上仍可能被大家低估。其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仍是一大挑战。”

 

张美芬在大会上分享强调了病毒性前葡萄膜炎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的重要性,还介绍了常见病毒类型、症状、相关疾病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她提醒提醒临床医生,遇到单眼高眼压性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并伴有虹膜萎缩时,应考虑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可能。治疗上应规范足疗程抗病毒治疗以减少复发,同时对症降眼压治疗,保护视功能。

 

真菌性角膜炎致盲主因,占感染性角膜炎 50%。

 

“念珠菌性角膜炎发病隐匿、缓慢,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对于合并激素使用史、角膜移植手术史、以及长期眼表疾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注意念珠菌感染的可能。角膜刮片及培养仍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赵少贞总结了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诊断为念珠菌性角膜炎的1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就典型病例进行了剖析。

洪晶分享了一项角膜移植失败患者的CMV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研究指出,CMV感染是导致再次角膜移植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再次移植后CMV主要围绕移植物造成破坏,反映了CMV感染与移植免疫的密切相关性。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急性、严重和潜在致命的皮肤反应,43%-81%伴有眼部受累,严重病例可出现角膜角化而致角膜盲。

吴洁指出,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诊断主要基于既往病史及典型皮肤黏膜的临床表现,皮肤活检结果可辅助确诊。该病慢性期的治疗目的为治疗干眼、眼睑功能重建及眼表重建。针对相关并发症应慎重选择手术时机,并充分评估眼表,前期加强抗炎治疗。当临床疑诊SJ综合征时,即使组织学检查结果未确定,也应立即开始相应治疗,同时还应注意多学科联合治疗。

自20世纪40年代羊膜首次应用于眼科以来,广泛应用于各类眼表疾病的治疗。

孙旭光介绍了羊膜在感染性角膜病中的应用,并指出羊膜可有效辅助治疗细菌性和真菌性角膜炎,但证据的级别尚不高;需要设计良好的RCTs研究,以证实对病毒性和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有效性;且需要研究基线的标准化,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引起严重角膜感染的重要原因。棘阿米巴感染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极为不典型,非常容易被误诊以致使病情延误,严重时可造成患者的视功能不可逆的损伤。

刘畅向大家系统介绍了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棘阿米巴角膜炎起病缓,易误诊。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共聚焦显微镜特点也不明显,早期治疗忌用激素。临床可依据佩戴角膜塑形镜史、起病和病程缓慢、非化脓性病灶及抗生素无效等三点进行初步诊断。”

傅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眼瘢痕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检查标准及治疗方法。

她提醒,OCP早期病变不具特异性,因此对反复的结膜炎患者行结膜活检和免疫学检查十分重要。OMMP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及时针对性治疗可使患者终身保留生活视力,但是如误诊或延误治疗,可导致25%的患者视功能丧失。

“目前国外非棘阿米巴的角膜感染报道较多,但我国尚缺乏此类病原体的流行病学数据,且目前常规的培养难以区分阿米巴种属。”张阳介绍。“为了解单中心阿米巴虫株的种属分布,选择2016-2021年共分离培养阿米巴虫株86株。均检出棘阿米巴属,其中14例同时检出了棘阿米巴属和Hartmannella属,占16.3%。临床中应注意非棘阿米巴感染的可能。”

【第二届ICC】爱尔眼科三大角膜病科研成果发布,赋能行业未来发展

近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二届角膜及眼表疾病国际论坛(2024·ICC)在长沙盛大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就干眼、翼状胬肉、圆锥角膜、角膜移植、眼库、疑难角结膜病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60余份精彩的学术报告,共享前沿研究成果,推动了眼科领域的学术进步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值此论坛期间,爱尔眼科重磅发布三大科研成果,涵盖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赋能行业未来发展。

联手中科院开发AI辅助诊断系统

准确率超96%

 

曾庆延介绍《真菌性角膜炎云诊断平台》项目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我国较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超过70种真菌能引起角膜感染。及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共焦显微镜技术能够活体、动态且无创地检测角膜中的真菌病原体,但该技术的诊断效果极大依赖于医生的专业水平。由于我国专业角膜医生数量有限,资源紧张,使得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面临较大挑战。

基于此,ICC大会主席、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副组长曾庆延教授发布了《真菌性角膜炎云诊断平台》项目。

自2020年起,针对真菌性角膜炎,行业内开始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研究。然而,由于整体可用的数据量较低,导致相关人工智能算法的泛化能力较弱。为解决这一问题,爱尔眼科汉口、北京、成都医院的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泛在计算团队,共同研发了该项目。

项目开展以来,团队构建了大规模真菌性角膜炎数据集设计以及图象扩增算法,二阶段真菌性角膜炎诊断算法,并构建真菌性角膜炎智能辅助诊断云平台。

“我们汇总了来自武汉、北京、成都三个城市,从2015年到2022年收集的患者数据,现已形成全球庞大的共焦显微镜影像数据库。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我们成功开发了一款在线真菌性角膜炎智能辅助诊断云平台。该平台支持每位患者上传超过1000张图片,且整个上传加诊断过程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便捷性。目前,该系统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6.23%,比其他方法高出15%。”曾庆延教授表示。

胬肉手术大数据发布

为临床发展提供新思路

 

王丛香介绍《胬肉改良PERFECT大数据》项目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手术治疗面临的两大问题是高复发率和术后外观不佳。大会执行主席、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南省区角膜与眼表学组组长王丛香介绍了《胬肉改良PERFECT大数据》项目。

据了解,相关文献中提到的PERFECT手术虽然在1000例中仅1例复发,显示了其低复发优势,但手术切口大、需要游离直肌和全身麻醉,表明该手术存在明显缺点。王丛香团队通过改良PERFECT手术,并对1000例原发翼状胬肉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改良PERFECT手术与常规切除+结膜移植手术的效果。研究采用多中心分析,结果显示改良PERFECT手术在规范操作下,不仅复发率低,而且术后外观更佳。这一发现为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器官保存液项目发布

进一步提高供体角膜利用率

 

周奇志介绍《器官培养保存液》项目

提升供体角膜的利用率是眼科领域的一大挑战。为此,爱尔眼科·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院长周奇志教授发布了《器官培养保存液》项目。该项目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眼组织库及祝枚东教授的支持下,获得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眼组织库授权给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使用器官培养保存液配方的权利。

周奇志教授表示:“利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制剂室,我们严格控制环境,建立了标准化流程,为器官培养角膜保存方法奠定了基础。”

研究发现,与传统的Eusol-C中期保存法相比,器官培养法能显著降低角膜在7天、21天、28天及35天保存期结束时的内皮丢失率和内皮细胞减少率,同时提高内皮细胞的活性。这表明器官培养法不仅能延长角膜保存时间,增加术前评估的机会,还能提高供体角膜的利用率,同时也提升了眼库技术水平

【第二届ICC】祝贺!爱尔眼科新一届角膜及眼表学组和青年学组正式成立

近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二届角膜及眼表疾病国际论坛(2024·ICC)在长沙盛大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就干眼、翼状胬肉、圆锥角膜、角膜移植、眼库、疑难角结膜病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60余份精彩的学术报告,共享前沿研究成果,推动了眼科领域的学术进步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值此论坛期间,爱尔眼科重磅宣布新一届角膜及眼表学组和青年学组成立!

 

自2006年成立以来,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已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他们在角膜病防盲治盲、公益救助、眼库发展、专科医生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组的核心技术团队由来自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硕士生导师带领,包含了一批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均有深厚造诣的中青年专家。

新一届角膜及眼表学组组长由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长李绍伟教授担任,名誉组长由中华眼科分会专家会员、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孙旭光教授担任,他们的领导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学组的学术研究和临床治疗能力。此外,学组还荣幸邀请到了宁夏的顾青、湖北的曾庆延、重庆的赵敏、河南的赵东卿等多位业内知名专家担任副组长,并吸纳了包括广西黄明汉、河北宋秀君、贵州孙仪亚、美国王明武、青海王青、福建翁景宁、澳大利亚祝枚东等在内的众多国际知名专家作为专家顾问,共同提升学组的科研和临床协作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梯队建设,提高角膜病防盲能力,爱尔眼科还特别设立了青年学组,吸纳了一批立志于角膜专业的年轻才俊。湖南的李宽舒博士担任组长,北京的刘畅副主任医师、湖北的杨万举博士担任副组长,他们的加入为学组注入了新鲜血液,预示着爱尔眼科在角膜及眼表疾病领域的未来充满希望。

 

李绍伟教授指出,角膜及眼表学组在角膜移植手术的普及、培训、创新,干眼门诊的建立推广、眼库捐献的模式创新、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已经成为了国内角膜病防盲的重要力量。目前,全集团从事角膜眼表疾病治疗的专科医生已超过1000人,这强大的专业团队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随着新一届角膜及眼表学组和青年学组的成立,爱尔眼科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进取,为角膜及眼表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治疗做出更多贡献,为广大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诚信·315 | 梅州爱尔眼科医院获评“消费者放心单位”

3月15日,在第 41 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梅州爱尔眼科医院参加了由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梅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诚信3•15 广电快乐购”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

活动在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场举办。现场,梅州爱尔眼科医院工作人员不仅对市民眼部健康进行视力基础检查以及提供贴心干眼螨虫检查服务,同时现场进行眼健康科普讲解,提高了大众爱眼护眼的意识和习惯,科学有效保护眼健康,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因视力问题带来的生活不便。

此次活动上,梅州爱尔眼科医院被评为“消费者放心单位”,我院用行动诠释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市民消费者提供更安心的保障,也将在大众媒体的见证下,向广大消费者作出“品质保证、诚信保证、维权保证”的放心消费承诺,关爱市民们的眼健康情况。